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決策的成本

人生的道路就是日常生活中一連串選擇下和所產生結果的累積,大部分每天所需要做的選擇都是微不足道或是常規性,像是選擇下班後選擇回家的路往往都是固定那幾條熟悉的街道,甚至不需要幾經思考的反射就可以自動導航回家,或是中午出去吃飯所選擇的餐館往往都是常光顧的那幾家,人都是習慣的動物,但是面對有限的時間和資訊的前提下作選擇就需要快速且精準的判斷,而達到最佳的成果(或是最低成本)


所以“下一個好決定”是身為一個人一生當中的必備的修練之一,而在慌忙或是單純憑藉著感覺下得決定往往都不是最好的判斷。

在上星期六(2013 1/19)早上已經先約了一個同學出去吃飯,雙方約定的時間就是早上十點半在市政府捷運站見面,但是通常我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是往往會靠“感覺”抓出最剛好的時間才出門,而沒有全盤的思考可能或遇到的臨時狀況。

通常在有約的情況之下,我都會磨到最後幾分鐘"剛好"的時間才會出門,個性使然,我們都不喜歡被逼迫或是照著規則走,而是喜歡隨興的行動,而在這樣的決策之下往往都是準備不足,像是約會在沒有預留時間準備或是緩衝的時間,只要一個小差錯或是沒有預期的狀況就會產生錯誤,而產生原本可以避免的時間成本甚至是金錢的花費。

那天早上的我在電視機前面關注著NBA比賽,也忘了(或者是說不關心)先把手機充好電。所以呢,一開始出門的時候我並沒有規劃並且準備好一天的行程和緩衝時間,這也是我懶惰鬆懈的根源,抓緊剛好的時間出門結果就是想要當的那班火車"剛好"誤點了十八分鐘,而到市政府捷運站和朋友見面的時候已經遲到了二十分鐘了,這是如果我提早十分鐘搭上前一班火車出門就可以避免的時間成本。

因為和另一個朋友在晚上六點也和另一個朋友在餐廳有聚餐,因此我計畫四點半從松江南京坐捷運和火車離開回家到樹林在騎機車去板橋,想想有一小時回樹林,半小時騎車到板橋"時間剛剛好"如意算盤,但是我又因為只規劃剛好時間的狀況下,發現等待著捷運排隊人潮就輕易的就把我的規畫給沖毀了,我在捷運站發現了大概是沒辦法準時到達餐廳了,為了避免遲到而餐廳預約被取消的情況之下,我用了剩下僅存一格電力的手機打電話給餐廳延長預約,結果手機就因此而電力不足關機(因為我在捷運上玩了一下手機),也沒有打電話通知朋友延後預約,時間迫在睫眉的情況之下,我只好緊急做了計程車,花費了兩百,回到家後用行動電源充電下通知朋友延後三十分鐘見,因此我一連串錯誤的決策之下成本為:兩百元車資和五十分鐘的時間花費,事後回想這些細節,發現這些成本這些都是因為我的鬆懈和不在乎所致,而且都是可以提前避免預防的情況。

最後結論呢:

  1. 做任何事情(尤其是有時間壓力)之前要先規劃好,並且準備好會運用的工具。
  2. 把工作壓到最後一秒再是很糟糕的管理方式,因為不知道的預期狀況往往會發生,而造成延誤。必須提前做準備或是爭取更多緩衝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